中醫的智慧結晶,三伏貼及三九貼(下集)

2023.11.07



三九貼的起源背景如上篇介紹,中國曆法中「三九貼」,又稱為「天灸療法」, 是中醫的外治方法,結合「節氣時令」的預防性治療方法。


 


三九貼的使用時機


三九貼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,是氣喘、過敏性鼻炎、慢性支氣管炎的好發時期,但也是改善過敏體質的好時機。


 


三伏貼在夏季貼,貼過三伏貼,冬季再貼三九貼可加強療效。


三九貼在冬至後,每隔九日一貼,共三次,稱為三九貼。


 


中醫認為「庚日」在五行中屬金,五行的「金」對應五臟的「肺」,此時對於肺部溫煦陽氣、袪解寒氣的治療效果最好;而每個「庚日」之間相隔10天,因此各次敷貼週期以10天為一個循環


 


冬季天氣寒冷,ㄧ些寒性病、寒性體質者容易加重病情。藉著貼熱性藥物的方式改善體質。


且穴位敷貼的治療方法簡單,對於害怕針刺感的患者更適合,也更容易被小孩子接受。


 


適應症與三伏貼近似:



  • 過敏性疾病:過敏性鼻炎、氣喘。

  • 呼吸系統疾病:反覆感冒、慢性咳嗽。

  • 消化系統疾病:腹痛、消化不良、慢性腹瀉。

  • 婦科疾病:經痛、不孕症。


 


要敷貼多久呢?



  1. 建議連續3年、每季6次(1年12次),每次間隔7-10天,每次約貼2-4小時

  2. 每年的三伏貼和三九貼最好不要中斷,讓效果延續能盡早改善症狀。

  3. 兒童敷貼5-1小時為宜,若症狀較嚴重這可以增基敷貼次數做加強,例如6次升級為9次。


 


圖片轉載自「早安健康」